近年来,景谷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和就近就业桥梁,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拓宽拉近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创业就业显成效。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县、乡、村“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景谷县零工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并在10个乡(镇)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有农村劳动力166089人,转移就业116301人,转移就业率达70%,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59335人,组织化率达51%。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以普洱市“创业之城”建设为契机,用好用活“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依托全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机遇,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新创业。目前,申报2024年创业担保贷款120户,发放贷款88户,贷款金额2610万元,带动264人就近就业。 
推进重点群体就业。重点关注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各项就业服务措施精准、有效实施。目前,全县认定就业见习基地48家、吸纳见习人员53人,认定重点群体就业企业8家、吸纳就业49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82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2人,开发城镇、乡村公益性岗位2023个。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统筹部门培训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城乡劳动者培训意愿,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打造多元化的就业模式,扩宽劳动者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5091人次,开展招聘活动55场次,提供岗位9036个,为1100余人提供了政策咨询服务,成功帮助277人达成就业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