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系统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急组成抢险队伍,夜以继日、冒死奋战,及时抢通了通往重灾区的公路,交通应急抢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工作的重心已从抢通转向保通,并逐步向灾后恢复重建过渡。在过渡安置阶段,县交通运输部门把防治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交通工作的重大任务,加大公路沿线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今后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全县交通运输部门将集中力量抓紧完成国、省道以及农村公路地质隐患应急处治,尽可能拓宽清障、排危除险,提高抗灾能力;同时,严防死守,强化监测预警。针对个别路段,同样采取人员机具落实到易发生次生灾害现场的方式,随时待命抢险保通。
虽然近年来全县交通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此次景谷地震反映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比如:路网密度不够,道路等级较低,抗灾能力不强等,这也是灾后恢复重建和今后交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对此,交通运输局将加快推动灾后交通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特大地震交通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恢复与提升、重建与提升、重建与发展的关系,以灾后重建促交通发展,进一步完善灾区路网布局,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灾区交通走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路子。比如,恢复重建要在满足群众当前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灾区经济恢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适当提高主要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抗灾能力。
针对下一步交通建设,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交通建设将坚持抗震救灾和交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将加快实施干线公路联网畅通工程,优化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路网的有效衔接;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加快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加快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实施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和渡改桥工程,让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
总之,全县交通系统将以交通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化危为机,奋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灾后恢复重建,为道路建设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