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民生关注】景谷永平:敬老院“公建民营”揭牌运营,开启养老服务新篇章
来源:永平镇 邱海艳 杨舒涵 时间:2025-10-27 阅读: |
金菊吐蕊,秋意盎然。10月24日,恰逢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景谷县永平镇敬老院“公建民营”运营启动仪式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举行,以“云尚有养焕新启,情暖重阳传温情”为主题,拉开了永平镇养老事业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发展的新篇章。出席领导共同为敬老院揭牌,并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
活动现场,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温情的重阳节文艺演出精彩上演,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掌声连连。
演出结束,工作人员为老人们端上定制重阳糕、水果等慰问品,并为3位10月生辰的老人们举办集体“生日会”,当承载着美好祝福的生日蛋糕被缓缓推上台,全场共同唱响生日歌,老人们闭上眼睛默默许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普洱市乡镇首个敬老院“公建民营”项目,此次改革突破了传统公办养老机构“管办一体”的局限,成功构建了“政府建平台、企业做服务、社会共参与”的良性发展闭环。改造过程中,永平镇始终坚守“保基本、兜底线”的核心职责,在完成养老许可审批的基础上,引入具备丰富养老服务经验的专业公司进行托管运营,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形成政企社协同发力、优势互补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辖区以及民乐镇、半坡乡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永平镇敬老院始建于2016年,为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2024年企业对敬老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质升级改造工程。如今全院占地面积1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38平方米,设有床位150个,院内活动室、医务室、餐厅及户外运动设施等功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工程不仅优化人居环境,还充分融入适老化与智能化理念:在公共活动区域精心打造景观绿化区,营造舒适休憩氛围;老人房间、卫生间、走廊等处加装防滑扶手,在床头配备智慧呼叫铃,实现“一键求助、快速响应”。同时,配备了包括院长、护理员、厨师在内的6名专业人员,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护、健康管理、营养配餐等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以前夜里不舒服,喊人得费好大劲。”今年78岁的入住老人李达秀感慨道,“现在好了,床头一按铃,工作人员就来了,走廊、卫生间都装了扶手,进出特别稳当,真是住得放心!”另75岁一位特困供养对象刀存仙也表示:“以前饭菜种类少,现在厨师会为我们搭配营养餐,还经常组织活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感谢党委、政府和企业的用心。”
相较于传统运营模式,民营运营更注重服务的灵活性与个性化。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运营方推出“基础照护+特色服务”组合包,为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专业陪护,为健康老人开设手工、书法等兴趣课程,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成本控制上,通过企业集中采购食材、优化人员排班、精细化管理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而节省的资金将投入到设施升级与服务优化中,实现“降本增效”与“服务提质”的双重目标。
永平镇敬老院运营机构负责人罗秀明介绍,敬老院预留了专用床位,用于保障特困供养对象、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的养老需求,持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让民生温度覆盖更多群体。同时,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开放,有入住需求的老人均可通过申请、评估后办理入住。 永平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雷剑表示:“我们不仅要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些暖心活动,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这是我们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永平镇敬老院已有43名老人入住。下一步,永平镇将持续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服务,同时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真正让敬老院升级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享老院”。 |
| 本文来源:永平镇 邱海艳 杨舒涵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特色产业】景谷镇:山间豆荚香,致富新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