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面对多轮强降雨天气,半坡乡严格对标上级关于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压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盯紧盯牢滑坡、崩塌等地灾隐患点,全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防线”。 

拉网排查“零死角”,织密隐患防护网。为精准掌握地灾隐患动态,半坡乡以“盯重点、查隐患、强管控”为原则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动态“三查”工作,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在排查中,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辐射到点、全面覆盖”工作方式,聚焦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村“两委”干部等力量针对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泥石流沟口等地质敏感地段开展多轮次“地毯式”排查。排查中重点查看山体裂缝变形、沟渠排水状况及坡体松动滑塌迹象,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个隐患点都能得到实时监控、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将灾害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监测预警“强效率”,构建立体响应网。为提升预警响应制度,半坡乡持续深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预警网络。一方面,明确各级监测员和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实行“隐患点包保制”,为每个隐患点配备专属包保人员,确保“点有人盯、责有人担、事有人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微信群、短信平台、应急电话等渠道,搭建快速预警信息传递通道,在降雨集中时段,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雨情信息及避险要求精准推送至“村、户、人”,确保预警信息无遗漏、全覆盖。同时,严格落实“叫醒叫应”预警机制,包保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通过上门通知、电话提醒等方式,逐户告知群众避险注意事项,确保预警信息穿透至最基层,实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组织转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值守应急“严把关”,筑牢应急保障网。为应对突发险情,半坡乡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制定详细的值班表,明确值班人员职责,确保值班期间人员在岗、通讯畅通、信息流转高效。值班人员实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预报、雨情实况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通过电话、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上传下达,同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值守监测记录,动态跟踪隐患点变化情况。在突发极端天气或遇雨情预警时,保证人员全部在线在岗,确保一旦突发地灾险情时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响应,按地质灾害分级标准逐级上报并向相关部门通报险情。 

宣传引导“全覆盖”,织牢安全意识网。坚持隐患排查与防灾宣传同步推进,逐户走访普及防灾避险知识,详细讲解地质灾害的前兆特征、室内外避险要点及自救互救技能,明确应急避险路线,反复叮嘱群众一旦遇险立即撤离,同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牌。此外,通过赶集日集中宣传、农村广播、村组微信群等方式,高频次宣传预警信号、避险路线及安置点位置,将安全提醒落实在群众生活当中。 下一步,半坡乡将持续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针对汛期降雨特点和隐患变化情况,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回头看”式再排查,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细的作风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