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无论是走入田间的玉米—魔芋套种基地,还是探访山间的林下魔芋种植区,一幅丰收在望的画卷正在景谷县勐班乡徐徐展开。玉米地里,曾经郁郁葱葱的叶片渐渐染上秋黄,茎秆挺拔,玉米饱满,田间色彩斑斓;松林深处,魔芋从初植的幼苗已茁壮成长,叶片厚绿、层叠如毯,静立林中,预示着一个丰硕的季节即将到来。 
近年来,勐班乡在严守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依托本地优越的自然与土地资源,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探索出“林下魔芋”与“玉米—魔芋”两种高效套种模式,不仅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也为魔芋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 
在勐班村暖岗下村民小组,种植户付天永正与工人们在魔芋育苗基地中忙碌地施肥。他介绍,今年共种植魔芋15亩,其中10亩用于育苗,5亩为玉米—魔芋套种。站在地头,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我种魔芋三年了,去年收成不错,今年规模扩大,长势更是明显好于往年。”据他预估,在当前良好的生长态势下,魔芋平均亩产预计可达4吨,玉米也将迎来高产。 
与此同时,在金力村马宗山村民小组,种植大户罗发友家的林下魔芋基地也呈现一派生机。松树与魔芋高低错落、相互映衬。去年,他在林下种植约10亩魔芋,收获超过3吨二代种,除自用外还销售盈利1.8万元。今年进一步扩种至20余亩,他表示:“只要加强后期管理,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林下魔芋套种模式实现了松树与魔芋的共生发展,既维护森林生态,又高效利用林下空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而玉米—魔芋套种则通过一地多收,既保障粮食生产,又提升经济收益,显著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这两种模式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也推动魔芋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轨道。 
魔芋产业的蓬勃发展,仅是勐班乡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勐班乡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养结构,持续拓展特色农业门类,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25年,全乡魔芋种植面积达0.20282万亩,预计总产量0.5010万吨,产值达2962.872万元。 

下一步,勐班乡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农业+生态”融合发展模式,强化科技支持和产业链延伸,推动魔芋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更紧密结合,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具有勐班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