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景谷县威远镇各村各寨,烤烟采收的余韵还未散去,一场精彩的“烟后轮作”协奏曲已热烈奏响。农户们以烟地为琴、作物为谱,在“烟+N”的多元旋律中,接续种植水稻、豆类、玉米等作物,共同弹奏出一曲一地多收、四季增收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烟稻轮唱,生态与效益和鸣 南景村的田野上,新一轮耕作正有序展开。烟叶采收结束后,农户们迅速投入水稻种植,目前南景村烟后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56亩,水稻进入拔节期,水稻生长旺盛,叶片翠绿。近年来,南景村大力推广“烟+稻”轮作模式,既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又显著降低化肥施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共鸣。 
——豆类和弦,短平快增收显成效 豆类种植凭借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成为轮作体系中轻快明亮的乐章。目前,那卡村120余亩小金豆顺架攀延;课里村30户农户种植的小金豆面积达200多亩,长势喜人;联合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方协奏模式,建成150余亩四季豆种植基地,总产超112吨、产值达75万元,目前还在积极推进200亩荷兰豆的种植;永安村也积极跟进,10户农户已完成35亩四季豆种植。多种豆类联种共奏,一颗颗小豆子成为了农户手中的“致富金豆”。 
——玉米合唱,规模种植促增收 威远镇烟后玉米种植以连片规模形成气势恢宏的合唱乐章。那卡村与联合村率先行动,已分别完成50亩冬玉米播种;永安村50户农户正忙碌于160亩玉米地的播种工作;训岗村43户烟农也在如火如荼参与中,预计玉米种植面积达688亩;课里村更以40余户农户参与、800多亩的规模,壮大着这首丰收合唱的声量。眼下,已种好的玉米整齐匀壮,生机勃勃,合力唱响着增产增效的乡村振兴曲。 
从“烟+稻”的舒缓和鸣,到“烟+豆”的明快节奏,再到“烟+玉米”的磅礴合唱,威远镇通过“烟+N”轮作模式,不仅激活了烟后土地潜能,更奏响了产业振兴的时代强音。未来,威远镇将持续进一步完善产销对接,让烟后轮作的旋律越发响亮,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