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奋斗者正青春】威远镇新民村:“巾帼双璧”快慢相济,以实干筑牢基层民生根基
来源:威远镇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 张绍君 时间:2025-08-28 阅读: |
乡土的晨光里,总有两抹身影在威远镇新民村村委会的灯光下一次次重叠又分开。她们是新民村村“两委”里的巾帼双璧——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胡聪和村委会副主任李小芳,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热忱,在灵快与慢热之间,于家长里短与乡村发展的褶皱里,绣出一片烟火人间的清明。 “聪姐”以 “快” 破局,急民生之所急。她的性子像夏日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急起来嗓门能穿透半条街,可转身就扛着工具钻进田间地头。 她“急”在党务,工作容不得半点含糊,坚持要做到极致。整理党员档案,她带着支委们逐页核对,发现有位外出务工党员的思想汇报断了档,连夜打去长途电话,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既讲政策也拉家常。外业跑起来,她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图斑取证的那段日子,她天不亮就翻山越岭,吃着男人们都吃不了的苦。这份“急”与“快”里,藏着对党务工作的较真,对村里大小事的牵挂,更藏着基层女干部独有的韧劲与智慧。 她“办法多”,工作方式接地气有实效。化解邻里纠纷,她有“三步法”:先听双方“倒苦水”,再找知情人“摸实情”,最后拉到一块儿“评道理”。有次两户人家为宅基地吵得快动手,她们赶到现场先各打五十大板:“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值当吗?”骂完了,又领着他们查老地契、找见证人,半天就把事儿了了。 “芳姐”以“慢”扎根,办民生之实事。她热心肠、细心又耐心,像村口的老槐树,不疾不徐却自有根基。 她的“慢”,从不是拖沓的借口,而是把矛盾拆解成棉线的耐心,是让政策落地前先沾染上泥土气的周到。多少个夜晚,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村民的诉求,字迹温柔却带着韧劲,仿佛要把每个家庭的悲欢都织进乡村治理的经纬里。翻开村里的财务台账,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如镜,每一张票据都整齐码放,连数字的字迹都透着一股子认真。有次核对一笔惠农补贴,她发现名单上一户人家的银行账号、发放金额与系统略有出入,硬是逐字比对了三个小时,最终联系上在外务工的村民核实更正。“钱到不了群众手里,我们的工作就等于白做。”她轻声说的这句话,比任何强调效率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这种“慢”,是对精准的敬畏。在民政工作中,她热心给困难群众填表,认真听留守老人絮叨家里的难处,也关爱困境儿童不易,一笔一画地写下信息。有人觉得这样太费时间,她却坚持:“他们说的每句话里,都藏着我们该留意的细节。”正是这份耐心,让她发现了独居老人王奶奶的药快吃完了,让她记得残疾户小李的轮椅该检修了——这些被“慢”下来的时光,织成了一张细密的民生保障网。 有人问她:“你一个女同志,这么拼图啥?”她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就是图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大家伙儿的信任。”这话说得朴实,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分量。她就像一棵白杨树,扎根泥土,迎风而立,用自己的“急”与“快”“干”与“闯”,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希望,也书写着一名基层女干部最动人的初心答卷。 基层工作就像打理一片菜园,既要低头除草,也要抬头看天。她们便是那个默默蹲在菜园里的人,用“快”的真诚浇灌沃土,用“慢”的细致除去杂草,让每一棵民生的幼苗都能向阳生长。她们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人算过她们加了多少班,只记得当孩子放学没人接时,她们轮流带回自家吃饭;当老人行动不便时,是她们推着轮椅带去卫生院看病。她们的细心,是能记住每家老人的用药时间,是会在汛期来临前提前检查独居户的屋顶;是一“快”一“慢”的热情和自我牺牲,是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的执拗,是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一笔一画描摹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生动注脚。 |
本文来源:威远镇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 张绍君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民生关注】威远镇联合村:乡村送暖助学子,青春逐梦赴韶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