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镇文东村依托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探索出一条“设施升级+岗位开发+技能提升+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修一条路、富一方民、育一批人”的多重效益。 
精准摸排强根基,岗位对接促就业。项目实施之初,镇政府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文东村上、下河心两个村民小组,采取“入户摸排+群众议事”模式,精准识别适龄劳动力,通过政策宣讲动员73人参与项目建设。同时聚焦村内基础设施短板,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性规划实施串户路硬化、主路升级及人畜分离设施改造工程,实现“群众需求与项目建设”同步落地。 
技能培训强本领,传帮带教激活力。坚持“培训先行、安全第一”原则,推行“理论授课+实操训练+传帮带教”三维培训模式,开展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各1次。采取老师傅带新徒弟的传统帮带机制,让经验丰富的技工手把手传授施工技艺,帮助务工群众在实践中掌握混凝土浇筑、道路养护等实用技能,培育了一批“懂技术、能施工”的本土建设人才。 
基建升级惠民生,产居条件双提升。项目聚焦群众最迫切的出行难题和生产需求,完成村内主干道硬化1.5千米、串户路硬化1.8千米,新建标准化人畜分离设施1800平方米。通过基础设施的“硬连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瓶颈,更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卫生条件,为发展农文旅融合、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酬落实暖民心,增收致富添动力。严格落实劳务报酬发放政策,建立“每日考勤+进度审核+银行代发+回执查验”全流程监管机制,确保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账户。项目累计发放劳务报酬90.58万元,带动73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1.24万元,切实让群众在参与项目建设中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激发了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景谷镇文东村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实现“项目建设与民生保障并重、短期增收与长效发展兼顾”的协同发展,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