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景谷时政 >> 乡镇动态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景谷碧安:“跳动”的彝族

来源:碧安乡 李冬梅 时间:2025-07-16 阅读:

彝族人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一个“跳”字,这源于彝族儿女血脉中的炽热情感,唯有用全身心的“跳动”,方能将生命的喜怒哀乐尽情释放。

图片

“跳”得有仪式感。“跳”的背后蕴藏着信仰的玄机。每年火把节,彝族村寨通过占卜、祭祀、抹黑脸等仪式,选定跳笙人家,象征神谕所归,获得神明护佑。跳笙时,供奉米酒等贡品的桌子必居场心。众人手拉手环聚成圆,围绕这神圣的“中心”旋转跳动,让三跺脚成为贯通人神的庄严礼仪。

图片

“跳”得有律动感。“跳”的灵魂在于乐声。激越的三弦、浑厚的芦笙、清越的竹笛,在悠扬旋律的带动下,舞步被赋予了“生命力”。三弦脆响,舞步轻快跃动;芦笙低吟,舞步深沉绵长。舞姿随乐声流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回婉转,将彝族儿女淳朴而坚韧的品性,尽数凝聚于脚下。

图片

“跳”得有音律感。“跳”的羽翼是唱曲。一段旋律结束,必伴有优美深情的曲调,再和上一句“阿苏在呢呦喂,西苏在呢么呦喂”,整段舞曲方显完美。唱曲或为独唱,或为对唱。曲词承载着唱曲者的智慧与情谊,传递着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与问候。唱曲更是衡量“懂行”的标尺,曲调失准或词不达意,便会使整段舞曲黯然失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跺脚,不仅是彝族古老的风俗,更是彝族儿女的生命史诗。他们以“跳”释放热情,借“跳”广结朋友,因“跳”维系情感。在手心相牵的瞬间,不同民族的心便紧紧相连;在放声对唱的那一刻,各民族的情感在歌声中交融共鸣。

本文来源:碧安乡 李冬梅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特色产业】景谷永平:“香椿”振兴书写产业发展新篇章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