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景谷县民乐镇坚持抓党建促产业发展,紧扣群众增收目标,充分发挥白茶产业优势,持续走“党支部+合作社+群众”在茶叶生产中的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一镇一品”不断擦亮“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 


提高组织化程度,让产业发展更聚合力 通过兴茶业、树品牌,民乐持续挖掘“景谷大白茶”品牌多元价值,主动对接,积极实施项目,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进程。镇党委政府依托“沪滇帮扶”项目契机,通过实施“秧塔茶旅融合”“大白茶交易市场”等白茶产业和文旅融合综合提升项目,让茶旅融合成为白茶产业升级路上的财富新密码。2023年大白茶交易市场交易芽头和毛茶3940吨,产值1.719亿元,直接惠及茶农5890户,带动市场经营户17户,为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创收21万元。 


构建联农带农机制,让群众创收更具活力 为着力破解茶产业“散而不聚、经营粗放”的问题,民乐镇党委通过“支部搭台、集体主导、联户运作”的方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茶产业市场主体,从生产力量、技术资源等方面鼓励党员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更好带动茶农发展。以“党支部+合作社+茶农”的方式,培育茶叶生产企业5家,茶叶初制所105家,有效运作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28家,与3000多户茶农形成利益捆绑机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更加牢固,联农带农机制越带越久。 


育好产业人才,让市场持续更有推力 注重乡村人才培育,有针对性地将专业大户、种植大户等带头人作为培育对象,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产业人才。开展茶叶生产实用技术、品牌宣传和直播带货等各类培训5期,参与培训人数900余人次。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组织茶农参加第十六届昆明茶博会、杭州茶博会等茶事活动,组织党员到福建、上海、临沧等地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先进经验,培养一批技术骨干,结合“自己的茶自己管”模式,在10个村(社区)组建专业、半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艺人才队伍近6000人,不断提升白茶生产力水平。 “一镇一品”品牌效应助力“小茶叶”成就一方“大产业”,民乐镇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