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景谷时政 >> 乡镇动态
 
益智新农人: 自力更生改薄田 坚持不懈变沃土

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益智乡 李秋莲 时间:2023-02-23 阅读:


春天鸟儿鸣叫,田间地头最是热闹,田地里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户。跨过益智乡共和村那满河小桥的马路边上,一块整齐有序的农田在高低不平的田地间尤为引人注目。

据了解,眼前平整连片的农田是益智乡共和村石凤萍夫妇家的,一家人从祖辈起都以农业为“根”,靠着几亩薄田养家糊口。“原来这里的田又‘瘦’又杂乱,每一梯都很窄,一头耕牛、一个犁耙都过不去,插秧时一个人手打开就可以栽一丘田。虽然多分给了些面积来补充,但是总体算下来既累人,收入又少。”石凤萍回忆道。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经验中,夫妇俩意识到,想增收得先增产,而增产就得以好农田为前提,于是夫妇俩从2012年开始,自掏腰包请工平整地块、清理石块、增加土层、培养土壤、增加灌溉和排水设施,一步步打造成如今初具规模的“高标准农田”。

“由于家里经济不好,没法一次性投入很多,只能每年都改进一部分。现在,这片大约10亩的田地全都可以用机器耕作,省时又省力,土壤耕作层有20多厘米,能适宜种植大部分的农作物,计划明年还将继续改良土壤,科学增加肥力,提升亩产效益。”指着眼前规整的田地,夫妇俩语气里有些小小的自豪。

看着豆腐块似的田间里排列有序、长势喜人的甜脆玉米和无筋豆,石凤萍算起了经济账。“我们按照各种庄稼种植时间不同,几块田地进行轮种,既能减少病虫害和草害,又能改善土壤结构,产量一直不错。去年种了1.5亩无筋豆,仅一季就有一万多元收入。全年各种庄稼轮作,一年下来土地空闲时间少,收入能有九万多元。”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石凤萍夫妇抛弃等靠望思想,十余年间逐渐把想法付诸实践,从地无三尺平到肥沃良田,从多劳少收到高产增收,通过自食其力,2016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用自立自强的行动展现了景谷县益智乡新农人有为能干的形象。


本文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益智乡 李秋莲 
 
 上一篇: 景谷县正兴镇:迎春再出发 “三招式”全力保障农民工返岗
 下一篇: 景谷县民乐镇:春耕备耕火热进行中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