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喜迎二十大】景谷镇:坚持党建引领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幸福硕果
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彭晓强 时间:2022-10-15 阅读: |
前段时间,在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云盘村柏木箐村民小组,举行了一场葬礼。葬礼的主人姓郑,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彝族老阿玛,前半生无亲无故的她曾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如今寿终正寝,人生画上了句号。葬礼待客处设在汉族村民段元武家,段元武父子曾接力照顾郑老太多年。“其实就是一家人。”说起郑老太,段元武有些泪目。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压力较大,葬礼实行了简办。“老太太生前爱热闹,但她更爱中国共产党,她很支持党和国家的政策。”段元武由衷感慨道。 景谷镇地处景谷县最北边,辖9村1社区,共105个村(居)民小组,常住村(居)民4763户17741人,有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苗族、佤族等19个民族。多年来,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世代依存、守望相助,在景谷镇这块红土地上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赞歌。
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在景谷镇景谷村小水井村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大会上,支部书记陈明友正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全体党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涵,要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前两天我参加了村‘两委’(扩大)会议,重点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今天得及时把学习的内容向支部的同志们传达。”陈明友告诉笔者。
据了解,近年来,景谷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将抓党建工作与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了全镇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心为民,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合力 “你们慢点走!太感谢你们了,这是我家自己种的洋瓜,我们吃不完,你们拿回去吃吧。”警察追人见得多,老百姓特别是步履蹒跚的老人追警察的却很少。这一幕,发生在景谷镇文召村小文召村民小组雷昌连老人家。原来,就在刚才,镇派出所的协警康志锦为老人拍了证件照。老人今年已经86岁,近日急用身份证才发现身份证遗失。由于年事已高,精神状态欠佳,无法乘车前往镇上补办,村组知道情况后跟镇派出所说明了情况,派出所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上门为老人进行身份证补办。“今年以来,我们一共上门为17名确有需求的特殊群众办理了身份证。我们多跑一点,让群众少跑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现在群众也都很认可我们。”康志锦告诉笔者。
据了解,像派出所一样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部门单位在景谷镇并不鲜见,比如镇中心卫生院就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各村(社区)挂村工作队员及时上门为特殊群众解决棘手问题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近年来,景谷镇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始终厚植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中与群众拉近了距离,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全镇各项事业的推进凝聚了合力。
科学治理,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水平 “报告二级网格长,我负责的第六居民小区网格本周总体正常。本周出县人员6名,出市人员3名,均按程序报备获得上级通过……”在景谷镇茶苑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长会议上,10位三级网格长正逐个向二级网格长、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应乾汇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茶苑社区是景谷镇唯一的社区,于2021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辖10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605户1826人,居民主要来源于镇内各村组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民族不同、风俗各异,管理服务难度大。“网格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科学性,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比较复杂,但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李应乾告诉笔者。
据了解,当前景谷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共分为四级,上一级垂直管理下一级,镇党政班子成员、村(社区)负责人、村(居)民小组长分别为一、二、三级网格长,小组党员、妇女小组长、村贤等则为四级网格长,每人负责管理10至20户村(居)民。除了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景谷镇还推行了“党员中心户”“矛盾纠纷化解员”“村容村貌协管员”等网格化管理模式,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村(居)民以网格化分片区的方式参与到本村(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去,发挥群策群力优势,为社会安定和谐贡献力量。当前,景谷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制度,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初步形成。 加快发展,拓宽民族团结进步大道 “种得很不错,第一年就能种出这么好,每亩应该有3000元以上的收入吧。”“应该有的,谢谢艾姐,多亏你的指点我才能种这么好,下年我计划多种几亩。”正在交流的,是景谷镇云盘村老营盘村民小组的付开权和艾礼玲,此时两人正把刚采摘的四季豆装篮上车。据了解,艾礼玲是景谷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付开权则是她合作社里的社员,这个节点正是四季豆采摘季,采摘的豆子将通过合作社直接回收,运往昆明、玉溪、曲靖等地出售。景谷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70余户,其中少数民族社员占到五分之一,主要种植四季豆、荷兰豆、豌豆、向日葵等作物,通过科学轮种和管理,大大缩短了田地闲置时间,田地“忙”起来让社员的腰包鼓了起来。“这茬四季豆采收结束后,稍微整理下土地,又可以种植荷兰豆了。只要勤劳,致富不是难题。”艾礼玲告诉笔者。
据了解,近年来,景谷镇以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为抓手,着力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发展之路,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巩固,新兴产业在探索实践中迸发活力,2021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5元,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除产业发展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祉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携手共进,一起书写出了景谷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彩华章,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了幸福硕果。
|
本文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彭晓强 |
上一篇:
益智乡:兴三弦文化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篇: 景谷半坡乡:开展全员核酸采样人员再培训 盯紧疫情防控“不松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