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凤山乡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富民强乡为目标,立足“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勤思富民之业,大兴亲民之举,善施惠民之策,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勤思富民之业。把转变作风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在引导和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上来,更新思路,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依托松益木业、盛镪矿业和金湾塘电站三大非公经济企业,大力发展林、矿、水电产业;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合理发展烤烟、茶叶、咖啡、核桃、石斛产业。2011 年,全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441 万元,实现利税235 万元;完成烟叶收购13844担,实现总产值1298.47万元;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共有茶叶面积20600 亩,产值1002 万元;种植咖啡3823 亩、核桃9411 亩、石斛97.8 亩,实现产值1329万元。
大兴亲民之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抓机遇,上项目,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2011 年,投资592.362 万元,完成文绍村及南板村72.3 公里的通达公路建设;投资14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24件,共涉及6 个村、30个村民小组,解决了2827 人饮水难问题;投资239.4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投资45.3 万元,完成230户民安工程项目建设;投资270 万元,完成13 群69 座卧式烤房和146 座立式烤房建设。
善施惠民之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11年,兑现良种、农机、能繁母猪、退耕还林、汽车摩托家电下乡等补贴资金439.5 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19092 人,参合率93.14 %,报销医疗费167.72万元;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8098 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00 人,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金、城乡医疗救助金270 万元;兑现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12.9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