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是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景谷着力在统筹推进各类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加强部门联动和统筹协调上下功夫,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谷、法治景谷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合协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过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政法各部门职能作用,制定印发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等系列实施方案,把预防矛盾纠纷贯穿于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司法诉讼等全过程,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解纷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按照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依托全县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将党建、综治、民政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好10乡(镇)154个村社区973个网格作用,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做实金融、房地产、涉法涉诉等领域风险预判与应对,强化土地、林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治理,加快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站等平台作用,有力有序推动社会矛盾解纷化解。 坚持“三调”联动,深入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着力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各类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上下贯通、左右联调的网格化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鼓励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大力推进行业、专业调解,落实行政调解,深化司法调解,强化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工作。目前全县共有调解组织170个、调解员3303人,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融合运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321”工作综合机制,全面排查防范个人极端案事件风险隐患,着力化解易发治安问题的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出了调解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防线”和“稳压器”的关键作用。 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制定下发《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16项重点攻坚任务》,执行挂联包保责任制,县处级领导及政法各单位全覆盖无遗漏挂联至乡(镇)一级,全县300余名在编在岗政法干警以“万名政法干警挂万村”为依托,全面抓实10个乡(镇)154个村(社区)的普法工作,定期落实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集中梳理、统一管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工作,防范因纠纷引发各类案(事)件发生,综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县委政法委严格落实属地、主管、主体、包保、督察“五个责任制”和一起纠纷、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五个一”措施。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教育、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牢牢把握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年内,全县共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1516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29件,调处成功805件,成功率97.1%,无民转刑案(事)件发生。同时,通过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对“10类”矛盾纠纷(案件)底数、“8类”人群底数、“10”类基层综治力量底数进行“一对一”精准普法,全面高效有序推进普法强基工作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信访工作法治化、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度融合,使部分群众长期形成的“信访不信法”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观,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